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社开展“雨润清明,风拂寒食” 主题支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7 03:05:45作者:浏览次数:7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清明与寒食双节如同时光的纽带,串联起华夏民族慎终追远的肃穆与生生不息的活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千年文脉浸润童心,4月3日至5日,知行社先后来到灌云县任老庄小学、东王集镇条河村和元邦村,开展雨润清明,风拂寒食主题支教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古老节日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在任老庄小学,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将清明节的起源娓娓道来。知识问答环节中,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关于清明习俗的问题。最受欢迎的风筝绘制环节,孩子们用五彩的颜料在空白风筝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有的画上婀娜的柳枝,有的描绘翱翔的燕子,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条河村的活动更加注重互动体验。志愿者从清明二字的演变讲起,深入浅出地解析清明作为节气和节日的双重意义。孩子们通过观看精心制作的习俗视频,了解青团制作、踏青插柳等传统活动。在诗词朗诵环节,稚嫩的童声齐诵《清明》,让经典诗句焕发新的活力。

元邦村的活动则充满趣味性和创意性。风筝猜猜猜游戏让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通过志愿者的描述猜测不同风筝的样式。随后的创意绘画环节,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有的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结合,有的在风筝上描绘超级英雄,展现出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这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新风的主题活动,不仅让清明文化了起来,更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知行社将持续深耕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项目,以二十四节气、传统佳节为脉络,设计更多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正如活动尾声孩子们齐声朗诵的清明春常在,文化永流传,志愿者们正以文化为纽带,用青春力量在乡村孩子心中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文化教育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