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白皮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全面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的丰硕成果,阐明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各国一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
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此开启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这一倡议有何鲜明特点?如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
共建“一带一路”是世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合作的广阔舞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国际性
记者: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何鲜明特点?
胡必亮: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供给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公共产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一些国家参与共建并从中获取实际利益,并不影响其他国家也从参与共建中同样获取实际利益,参与者越多,大家共同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并不存在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问题,这基本符合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特征;同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收益将在所有参与共建者之间实现公平分配,而不是由任何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专有或将其他参与共建国家排斥在受益范围之外,这也基本符合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特征。
总的来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特性: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国际性。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是世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合作的广阔舞台。各方平等参与、沟通协商、集思广益,各自发挥比较优势、互学互鉴,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最终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记者:如何看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胡必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带一路”构建起了全球更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这使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从中受益;二是基于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紧密团结起来,推进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继续向前发展,让经济全球化造福于全球发展尤其是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三是共建“一带一路”为参与共建国家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同时,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直接有利于促进全球减少碳排放,从而有利于更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四是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所体现出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全球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而改进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作为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由此深化了宏观政策协调,取得了良好的协调效果;共建了许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降低了货物运输成本,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贸易发展;共建了许多发电站,提高了电力供应水平,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发展;中国企业在很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设了产业园区,不仅有力提升了东道国的产能水平,而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通过开展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直接促进共建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健康卫生水平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增强,有利于促进参与共建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也为我国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得到更好保障;东盟国家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10年来我国对拉美、非洲、中亚、中东地区的贸易也都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我国对外投资总量在继续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对外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和亮点;我国企业海外净资产和海外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等等。
记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胡必亮: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我国在某些具有独特优势的行业和产业方面的经验成果得以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用。比如,“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基于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加上中国核电运行经验的高标准成果。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一带一路”建设核心项目之一,“华龙一号”海外工程卡拉奇核电2号和3号机组项目于2015年正式开工,现已投入商业运营。又如,中国铁路技术和标准已在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等得到全面运用。
中国把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更扩大沿边、沿江和内陆开放,通过“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促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朋友圈越来越大
记者: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实现路径。对共建国家来说,这一平台为何具有吸引力?
胡必亮:10年来,我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朋友圈越来越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等双边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等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不断落地生根。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吸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性,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直接有利于参与共建各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目标,从中获得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解决一些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比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从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而减少全球贫困问题,通过民心相通而增进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等。
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
记者: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应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胡必亮: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强调,我们愿同各国政党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这三方面也是我们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发力点。
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一带一路”倡导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坚持各方共同参与,实现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实现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坚守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共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尊重各方追求绿色发展的权利,响应各方可持续发展需求,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识;将廉洁作为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始终坚持一切合作在阳光下运行。
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执行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以高标准推动各领域合作和项目建设;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强劲力量
记者: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未来,应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胡必亮: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拓展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如健康、数字、创新等新领域;二是要特别重视防范“一带一路”投资风险,做好风险预警等基础性工作,有效应对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种风险;三是将共建“一带一路”与统筹国际国内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光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方应携手同心、行而不辍,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强劲力量。(作者:柴雅欣)